火星,地球的“近邻”,即将在1月12日迎来与地球本轮会合周期中的最短距离。这将使得公众有机会观赏到近两年以来最为明亮和接近的火星。根据天文数据,这一天,火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为0.642个天文单位,换算成千米则是9600万千米,其视星等达到了-1.4 ...
2024年1月12日,地球与火星将在天空中迎来一次令人期待的“相会”,此次会合不仅是两年来最为接近的时刻,更是天文爱好者们不容错过的观测机会。根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专家王科超的介绍,火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将在9600万公里左右,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享 ...
根据指南,企业可观测体系的核心在于能够实时捕捉并处理多维度的数据。嘉为蓝鲸提出,除了传统的定量指标外,还需结合定性分析,通过AI技术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提炼出战略决策所需的关键洞察。这一过程涉及数据集成、实时分析和智能反馈等环节,技术框架涵盖了数据收 ...
火星,这颗地球的红色邻居,即将在1月12日迎来与地球在本轮会合周期中最亲密的接触。这一夜,公众将有机会目睹近两年来最为壮观、最接近的火星景象。据天文数据,届时火星与地球的距离将缩短至约9600万千米,即0.642个天文单位,其视星等更是高达-1.4等 ...
在地面观测方面,全国已累计建成7.6万余个自动气象观测站,并实现了乡镇全覆盖。站网间的距离缩小至11.2公里,而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等地平均站间距离更是小于6公里。此外,还建立了27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和8个国家大气本底站,有效提升了气候变化监测能力。
2025年1月6日,山东半岛北部的烟台迎来了当年首场冷流降雪。中国东部冷流雪观测试验(ECHOES)团队随即开启了第7次冷流雪观测。自2024年11月试验启动以来,该团队利用卫星和地基加密测量手段获取了多维度、精细化的冷流雪观测资料,并通过空中国王3 ...
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往返式智能探空系统,革新了全球延续一百多年仅有上升段的探空模式,实现从地面至 10 公里高空 的三维大气多要素分钟级观测。 8 颗 风云气象卫星在轨运行,载荷种类由五年前的 21 类增加至 27 类 ...
2025年全国气象工作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记者从会议上获悉,我国已建成陆海空天一体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及世界最大天气雷达监测网,气象灾害监测率达80%,并向132个国家和地区提供风云卫星服务。“气象部门在数值预报、观测设备等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实现突破,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和基础业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介绍。
1月3日,全国首个海雾智能观测实验室在杭州正式揭牌。这是在中国气象局指导下,由浙江省气象局和海康威视联合共建的“中国气象局海雾智能观测重点开放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双方将基于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创新研发气象观测产品,提升海洋气象 ...
据浙江气象局方面介绍,海雾智能观测重点开放实验室团队前期开发的海雾观测雷达、能见度智能观测仪等创新性观测产品,已在舟山普陀、舟山嵊泗岛、宁波港、台州大陈岛等展开观测试验,且积累了一定应用数据成果。
2025年1月6日,上海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与综合治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野外站”)学术年会暨生态前沿交叉创新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崇明召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朱永官院士、山西农业大学徐明岗院士等学术委员会成员,崇明区副区长金 ...
央广网阿拉善1月3日消息(记者刘一晨)记者从阿拉善盟科技局获悉,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近日公布了2024年度第二批自治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备案名单,由阿拉善盟推荐的阿拉善荒漠生态系统内蒙古自治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阿拉善荒漠—绿洲干旱草原生态系统内蒙古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