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权(1378年5月27日—1448年10月12日),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于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县),封号宁王。二十六年(1393年)就藩。建文元年(1399年)十月被朱棣挟持参与“靖难”。永乐元年(1403年)改封南昌。
寧王之亂,又稱朱宸濠之乱或宸濠之乱,指明武宗 正德十四年(1519年)由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发动的叛乱,波及江西北部及南直隶西南一带(今江西省北部及安徽省南部),最后由南贛巡撫 王守仁(王陽明)、吉安 知府 伍文定平定。
宸濠之乱又称宁王之乱、宁王叛乱,指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由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发动的叛乱,波及江西北部及南直隶西南一带(今江西省北部及安徽省南部),仅过四十三天,最后由赣南巡抚王守仁(王阳明)平定。
宁王,中国古代王爵封号。汉、唐、五代十国、辽、宋、元、明、太平天国都封有宁王。其中较著名的有两位,分别为明初代宁王朱权和四代宁王朱宸濠。
朱权多次会合诸王出塞作战,在当时诸王中,有“燕王善战,宁王善谋”之说,而二人又在边境,友情甚笃 [1] [2] 。
朱權,明朝的第一代宁王,諡為獻。 朱磐烒,明朝的第一代宁王世子,後追諡為惠。 朱奠培,明朝的第二代宁王,諡為靖。 朱覲鈞,明朝的第三代宁王,諡為康。 朱宸濠,明朝的末代宁王,因發動寧王之亂,被正德帝所殺。
2024年5月28日 · 宁王作为明朝皇室中的一员,其数量和各自的历史地位不仅反映了明朝的政治结构,也影响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发展。本文将探讨明朝历代宁王的数量、他们的政治作用以及在历史上的评价。
宁王,唐、辽、元、明都封有宁王。 其中较著名的有两位,分别为明初代宁王 朱权 和四代宁王 朱宸濠 。 一般史书、小说、影视剧中提及的宁王,多为后者或以其为原型,如《唐伯虎点秋香》、《3D肉蒲团》等。
2018年9月26日 · 宁王:朱宸濠(1479年—1520年),宁康王庶子,即是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的宁王。 弘治十年(1497年)袭封宁王,正德十四年六月十四(1519年),借口正德皇帝荒淫无道,发动叛乱,四十三天之后,朱宸濠大败,被王守仁所俘,后被废为庶人,伏诛。
2024年9月28日 · 宁王,唐、辽、元、明都封有宁王。 其中较著名的有两位,分别为明初代宁王朱权和四代宁王朱宸濠。 一般史书、小说、影视剧中提及的宁王,多为后者或以其为原型,如《唐伯虎点秋香》、《3D肉蒲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