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耇”字的解释,释义,异体字,音韵方言,部首笔画,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源字形
耇,汉语三级字,读作耇(gǒu),本义指 长寿,年老,笔顺为一丨一ノノフ丨フ一。
耉,汉语文字,读作耉(gǒu),古同“耇”,字码为U+8009,部首为耂。
【說文】老人面凍黎若垢。【釋名】耇,垢也。皮色驪悴,恆如有垢者也。或曰胡耇。【書·微子】咈其耇長。【傳】耇老之長。【詩·小雅】遐不黃耇。【傳】老也。【釋文】壽也。【左傳·僖二十二年】雖及胡耇,獲則取之。 又【韻補】叶果許切。
方言曰:東齊曰眉,燕代之北郊曰梨,秦晉郊陳兖之會曰耇鮐。 按方言又曰:麋黎,老也。 麋黎卽卷一之眉梨,凍黎謂凍而黑色。
〔耇〕字拼音是(gǒu),部首是耂部,总笔画是9画。 〔耇〕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耂、句”。 〔耇〕字造字法是会意。从老省,从句,句亦声。本义是长寿,年老。 〔耇〕字仓颉码是jkpr,五笔是ftqk,四角号码是44627,郑码是bmrj。
耈,汉语文字,读作耈(gǒu),古同“耇”,部首为耂部,郑码为BMRJ。
字詞:耇,注音:ㄍㄡˇ,老部+5畫 共9畫 (次常用字),釋義:[名] 背彎曲,面有壽斑的高壽老人。《文選.于令升.晉紀總論》:「內睦九族,外尊事黃耇。